第十五章 天才的謀略 (2)
關燈
小
中
大
明白,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胡宗憲的掌握之中,這個可怕的對手無所不知,無所不曉,並不時用行動敲打著他,告訴他這樣一個真理:除了投降,你別無選擇。
第二天,闖蕩江湖,縱橫四海十餘年的徐海公告天下:無條件投降。
嘉靖三十五年(1556)八月,徐海率艦隊抵達胡宗憲駐地平湖城,向胡宗憲請降。
然而就在投降儀式上,徐海開始了與胡宗憲的最後一次較量。
這是一次極為怪異的投降,所謂的投降者徐海,帶齊了他的全部軍隊,威風凜凜地列隊城外,而城內的受降者卻畏畏縮縮,膽戰心驚。
趾高氣昂的徐海帶著上百個隨從,在城外喊出了這樣的話:
“我是徐明山(徐海號明山),前來請降,速開城門!”
帶著上萬人,全副武裝包圍城池,說你是來投降的,那真是鬼才信。
這不是投降,而是挑釁,在徹底認輸前,徐海決定最後一次考驗胡宗憲,考驗他的勇氣和智慧,作為強者,他只向更強者屈服。
很不巧的是,趙文華同志剛好也在,他聽到消息,嚇得渾身發抖,連忙找到胡宗憲,讓他安排守軍全力抵抗,以備不測。
胡宗憲卻十分鎮定,他平靜地告訴趙文華,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分簡單——打開城門,放他進來。
趙文華頓時魂不附體,連聲大呼:
“萬不可行,如果他趁機入城作亂,如何是好?!”
胡宗憲站起身來,向這位上司投去了輕蔑的一瞥,便堅毅地向城門走去,只留下了這樣一句話:
“不用擔心,一切盡在我掌握之中。”
見到胡宗憲的那一刻,徐海終於心服口服了,這個人帶著兩名隨從,面對自己上百名攜帶兵器,穿著盔甲的屬下,沒有絲毫的慌亂,沈著地說道:
“我就是直浙總督胡宗憲,徐海在哪裏?”
徐海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威勢,在此之前,他還從沒有怕過誰,包括汪直在內,但此時此刻,在這個人的面前,他徹底屈服了。
徐海站了出來,不由自主地彎下了膝蓋,向這個曾與他勢不兩立的對手恭敬行禮,他認輸了,輸得心服口服。
徐大哥居然屈膝行禮了,就在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的時候,胡宗憲卻作出了一個更讓人意外的舉動。
按照我國的傳統美德,這個時候勝利者的反應不外乎以下兩種,要麽是“急步趕上前,一把扶起”,要麽是“大呼一聲:賢弟,折殺大哥了”。
然而這不是胡宗憲的選擇,面對這個畢恭畢敬的強敵,他緩緩地伸出了手……按在了徐海的頭皮上。
所有的人都驚呆了,他們屏氣凝神地盯著這匪夷所思的一幕,但更有趣的事情還在後面。
胡宗憲的手停留在徐海的腦袋上,雖然沒有玩出九陰白骨爪那樣的絕世武功,卻開始不停地拍撫,一邊拍還一邊說道:
“你引倭寇入侵,為禍國家多年,今日既然歸順,以後當安分守己,切莫再次為惡。”
每當看到這段記載,我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美國黑幫片中黑社會老大的形象,胡宗憲同志一邊把徐海的腦袋當皮球拍,一邊諄諄誘導,實在很有教父的風範。
大家都看傻了,徐海卻如同被洗腦了一樣,溫順地任由胡宗憲摸他的頭,給他上課,原因很簡單,他已經被徹底降服了。
投降儀式結束後,徐海選擇城外的沈莊作為他的暫住地,和他的屬下住在一起。因為胡宗憲表示,要安排他的部下轉業、從良,必須有足夠的時間。
說完這些話,胡宗憲就跑去忙活了,而徐海則安心地等待著就業安置,然而他並不知道,胡總督既沒有去找軍轉部門和居委會,也沒有去找可供耕地,卻只去找了一個人,因為他相信,在這個人的幫助下,徐海的問題將被徹底解決——用一種特別而簡單的方式。
這個人就是陳東。
沈浸在幸福中的徐海開始憧憬著自己的美好生活,而王翠翹也十分高興,從此她將不用繼續跟著丈夫東躲西藏,飄移不定,他們將去一個安靜的地方,住在安靜的房子裏,過著安靜的生活,兩個人堅信,幸福正在前方等待著他們。
於是機智的徐海失去了自己敏銳的嗅覺,他並沒有發現,就在他們的駐地旁邊,還住著一群陌生人,正用仇視的眼光註視著他的一舉一動。
幾天後的一個夜晚,當徐海還做著封妻蔭子的美夢的時候,這群人撕下了自己的偽裝,向他和他的部屬發起了突然襲擊——他們是陳東的手下。
誰也沒有料到,到了這個時候,竟然還有人襲擊他們,於是慌亂之中,大家只顧四散奔逃。徐海也不例外,他的反應非常之快,亂軍中竟還帶上了王翠翹一起跑。
但他沒有能夠跑出去,因為胡宗憲的部署一向是密不透風的,到了天明,他的部下已然全軍覆沒,而他也被陳東的部下團團圍住,走投無路之下,他嘆息一聲,投水自盡。
橫行天下的第二號倭寇徐海就這樣被他以前的同夥陳東除掉了,但勝利並不屬於陳東,三個月後,這位理論上的有功之臣和他的難兄難弟麻葉一起被殺,三人的首級被送往京城,嘉靖大喜,親自去太廟告祭祖先,以示慶賀。
唯一的贏家是胡宗憲,他在軍事實力不足的情況下,用精準莫測的智慧和縝密覆雜的計謀,一步步地把徐海逼上了絕路,而在整個過程中,他從未大動幹戈,只是略動口手,便驅使他人為其效命,連最後解決徐海,都是借刀殺人。
綜觀整個過程,謀略機巧,陰險狡詐,足可寫入厚黑學教科書,為萬人景仰。
曾有一位厚黑學前輩說過,違法的事情不能做,違背良心的事可以做。按照這個理論,胡宗憲絕對是一個忠實的實踐者。
因為以當時的情境而言,胡宗憲為國家鏟除倭寇,殺掉漢奸,似乎並不違法,卻絕對違背了良心。
古語有雲“殺降不祥”,既然徐海已經投降,再殺他似乎就有點無恥,很明顯,胡宗憲並不相信這句話,也不介意別人說他無恥,所以他做了,而且做絕了。無恥就無恥到底,又能如何?
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報應的,當時的胡宗憲大概會這樣想。
估計十年之後,胡宗憲會改變自己的想法。
而關於王翠翹的結局,正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,總而言之,應該是死了。
但她是如何死去的,民間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。一種說她在那次突襲裏死於亂軍之中,屍首也未能找到。
另一種說法,則是一個無比淒美的故事。
徐海投水自盡的時候,王翠翹也想死,卻沒死成。她被士兵俘虜,並送到了胡宗憲那裏。就在此處,人民群眾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釋放,有的說胡宗憲要把她許配給羅龍文,更有甚者,說胡宗憲自己看上了她,想娶她做妾。
雖然傳說有許多種,分配對象也有很多個版本,但有一點都是相同的——她拒絕了。
徐海已經死了,但她仍然可以活下去,想娶她的人依然排隊,她可以繼續嫁人,過錦衣玉食的生活。
然而她拒絕了,她選擇用死來結束自己的一生,以懷念那個先她而去的人。
於是在不久之後的一天,她趁人不備,逃了出來,面對大海,高聲哭訴道:
“明山,我辜負了你啊!”
然後,她投入大海,追隨徐海而去。
在現代很多人看來,這種行為大致是比較缺心眼的,活著不好嗎,幹嘛要去死呢?
誠然,這是一個缺乏邏輯的選擇,正如多年前的那個時候,當海盜徐海來到她的面前,她所做出的那個選擇一樣,毫無邏輯,實在毫無邏輯可言。
從史料價值上來講,這是一段十分不靠譜的記載,換句話說,其真實性是很低的,但我依然使用了這段材料。
因為在這個故事中,我看到了一種不被風頭大勢所左右,不因榮辱富貴而變遷的情感,它才是這兩個毫無邏輯的選擇的真正原因,雖滄海橫流,惟恒然不變。
我知道它是假的,我希望它是真的。
王翠翹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,在此之後,她的這段傳奇經歷被寫成一本名叫《金雲翅傳》的書,在清初極為流行,是當時的第一號暢銷書。但諸位若未看過,那也並不奇怪,因為這本書沒能與時俱進,上世紀四十年代後就沒有再版了,當年我在省圖書館找了兩天,才翻到一本比我大八十多歲的殘本,著實不易。
王翠翹就這樣漸漸消失了,似乎她從未存在過,但許多人並不知道,這位奇女子的名聲已經沖出中國,走向亞洲。在日本和韓國,王翠翹有著廣泛的知名度,而在越南,你要說你不知道王翠翹,人家會笑你沒讀過書,因為在越南的文學史上,這本《金雲翅傳》大致就相當於中國的《紅樓夢》,其能量之大可見一斑。
傳奇一生若此,似海之情永存。
安息,足矣。
據說王翠翹在臨死之前,曾對天大呼,控訴胡宗憲的背信棄義,並發出了最後的詛咒:
“胡梅林(胡宗憲號梅林),你竟敢枉殺歸降之人,天道若存,必定有報!”
所謂“殺降不祥”,所謂“天道若存,必定有報”,根據哲學原理分析,大致應歸入迷信之類,但迷信之所以被稱為迷信,是因為有人信。
當年白起不信,項羽不信,常遇春不信,胡宗憲也不信。
畢竟死於非命,畢竟失去天下,畢竟四十暴亡,畢竟……
人,畢竟是要講點道義的。
但胡宗憲似乎是不應該被指責的,無論如何,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國家,為了百姓,此刻的他顧不上這些,因為還有一個更為可怕的對手在等待著他。
徐海的死,對汪直而言,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,從此以後他的競爭對手又少了一個,但對於胡宗憲而言,卻仍然任重而道遠。
因為汪直實在是太強大了,據統計,除了他的嫡系部隊外,受他控制和影響的倭寇人數多達五萬餘人,而胡宗憲手中能夠調集的全部兵力不過十餘萬人,還要防守直浙兩省,武力解決根本不可能。
但要用計謀除掉他,也是困難重重,汪直已經下海了幾十年,比徐海狡猾得多,更重要的是,胡宗憲逐漸認識到一個殘酷的現實:徐海不過是個打工的,靠個人力量奮鬥,幹掉了就沒事了,但汪直是老板,數十年來,他兼並了幾十股勢力,且已經形成規模化經營,汪老板當老大,群眾都聽他的話,如果殺了汪老板,他手下的諸多頭目們將會失去控制,到時事情會更加麻煩。
所以胡宗憲得出了一個極為悲觀的結論:汪直絕不能死。
汪直不死,倭患如何平息?這是一個胡宗憲無法解決的問題,他陷入了冥思苦想,直到徐渭為他找到那個合適的答案。
“要平定倭亂,並不需要殺掉汪直,”徐渭胸有成竹地說道:“只需誘他上岸,大事必成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第二天,闖蕩江湖,縱橫四海十餘年的徐海公告天下:無條件投降。
嘉靖三十五年(1556)八月,徐海率艦隊抵達胡宗憲駐地平湖城,向胡宗憲請降。
然而就在投降儀式上,徐海開始了與胡宗憲的最後一次較量。
這是一次極為怪異的投降,所謂的投降者徐海,帶齊了他的全部軍隊,威風凜凜地列隊城外,而城內的受降者卻畏畏縮縮,膽戰心驚。
趾高氣昂的徐海帶著上百個隨從,在城外喊出了這樣的話:
“我是徐明山(徐海號明山),前來請降,速開城門!”
帶著上萬人,全副武裝包圍城池,說你是來投降的,那真是鬼才信。
這不是投降,而是挑釁,在徹底認輸前,徐海決定最後一次考驗胡宗憲,考驗他的勇氣和智慧,作為強者,他只向更強者屈服。
很不巧的是,趙文華同志剛好也在,他聽到消息,嚇得渾身發抖,連忙找到胡宗憲,讓他安排守軍全力抵抗,以備不測。
胡宗憲卻十分鎮定,他平靜地告訴趙文華,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分簡單——打開城門,放他進來。
趙文華頓時魂不附體,連聲大呼:
“萬不可行,如果他趁機入城作亂,如何是好?!”
胡宗憲站起身來,向這位上司投去了輕蔑的一瞥,便堅毅地向城門走去,只留下了這樣一句話:
“不用擔心,一切盡在我掌握之中。”
見到胡宗憲的那一刻,徐海終於心服口服了,這個人帶著兩名隨從,面對自己上百名攜帶兵器,穿著盔甲的屬下,沒有絲毫的慌亂,沈著地說道:
“我就是直浙總督胡宗憲,徐海在哪裏?”
徐海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威勢,在此之前,他還從沒有怕過誰,包括汪直在內,但此時此刻,在這個人的面前,他徹底屈服了。
徐海站了出來,不由自主地彎下了膝蓋,向這個曾與他勢不兩立的對手恭敬行禮,他認輸了,輸得心服口服。
徐大哥居然屈膝行禮了,就在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的時候,胡宗憲卻作出了一個更讓人意外的舉動。
按照我國的傳統美德,這個時候勝利者的反應不外乎以下兩種,要麽是“急步趕上前,一把扶起”,要麽是“大呼一聲:賢弟,折殺大哥了”。
然而這不是胡宗憲的選擇,面對這個畢恭畢敬的強敵,他緩緩地伸出了手……按在了徐海的頭皮上。
所有的人都驚呆了,他們屏氣凝神地盯著這匪夷所思的一幕,但更有趣的事情還在後面。
胡宗憲的手停留在徐海的腦袋上,雖然沒有玩出九陰白骨爪那樣的絕世武功,卻開始不停地拍撫,一邊拍還一邊說道:
“你引倭寇入侵,為禍國家多年,今日既然歸順,以後當安分守己,切莫再次為惡。”
每當看到這段記載,我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美國黑幫片中黑社會老大的形象,胡宗憲同志一邊把徐海的腦袋當皮球拍,一邊諄諄誘導,實在很有教父的風範。
大家都看傻了,徐海卻如同被洗腦了一樣,溫順地任由胡宗憲摸他的頭,給他上課,原因很簡單,他已經被徹底降服了。
投降儀式結束後,徐海選擇城外的沈莊作為他的暫住地,和他的屬下住在一起。因為胡宗憲表示,要安排他的部下轉業、從良,必須有足夠的時間。
說完這些話,胡宗憲就跑去忙活了,而徐海則安心地等待著就業安置,然而他並不知道,胡總督既沒有去找軍轉部門和居委會,也沒有去找可供耕地,卻只去找了一個人,因為他相信,在這個人的幫助下,徐海的問題將被徹底解決——用一種特別而簡單的方式。
這個人就是陳東。
沈浸在幸福中的徐海開始憧憬著自己的美好生活,而王翠翹也十分高興,從此她將不用繼續跟著丈夫東躲西藏,飄移不定,他們將去一個安靜的地方,住在安靜的房子裏,過著安靜的生活,兩個人堅信,幸福正在前方等待著他們。
於是機智的徐海失去了自己敏銳的嗅覺,他並沒有發現,就在他們的駐地旁邊,還住著一群陌生人,正用仇視的眼光註視著他的一舉一動。
幾天後的一個夜晚,當徐海還做著封妻蔭子的美夢的時候,這群人撕下了自己的偽裝,向他和他的部屬發起了突然襲擊——他們是陳東的手下。
誰也沒有料到,到了這個時候,竟然還有人襲擊他們,於是慌亂之中,大家只顧四散奔逃。徐海也不例外,他的反應非常之快,亂軍中竟還帶上了王翠翹一起跑。
但他沒有能夠跑出去,因為胡宗憲的部署一向是密不透風的,到了天明,他的部下已然全軍覆沒,而他也被陳東的部下團團圍住,走投無路之下,他嘆息一聲,投水自盡。
橫行天下的第二號倭寇徐海就這樣被他以前的同夥陳東除掉了,但勝利並不屬於陳東,三個月後,這位理論上的有功之臣和他的難兄難弟麻葉一起被殺,三人的首級被送往京城,嘉靖大喜,親自去太廟告祭祖先,以示慶賀。
唯一的贏家是胡宗憲,他在軍事實力不足的情況下,用精準莫測的智慧和縝密覆雜的計謀,一步步地把徐海逼上了絕路,而在整個過程中,他從未大動幹戈,只是略動口手,便驅使他人為其效命,連最後解決徐海,都是借刀殺人。
綜觀整個過程,謀略機巧,陰險狡詐,足可寫入厚黑學教科書,為萬人景仰。
曾有一位厚黑學前輩說過,違法的事情不能做,違背良心的事可以做。按照這個理論,胡宗憲絕對是一個忠實的實踐者。
因為以當時的情境而言,胡宗憲為國家鏟除倭寇,殺掉漢奸,似乎並不違法,卻絕對違背了良心。
古語有雲“殺降不祥”,既然徐海已經投降,再殺他似乎就有點無恥,很明顯,胡宗憲並不相信這句話,也不介意別人說他無恥,所以他做了,而且做絕了。無恥就無恥到底,又能如何?
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報應的,當時的胡宗憲大概會這樣想。
估計十年之後,胡宗憲會改變自己的想法。
而關於王翠翹的結局,正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,總而言之,應該是死了。
但她是如何死去的,民間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。一種說她在那次突襲裏死於亂軍之中,屍首也未能找到。
另一種說法,則是一個無比淒美的故事。
徐海投水自盡的時候,王翠翹也想死,卻沒死成。她被士兵俘虜,並送到了胡宗憲那裏。就在此處,人民群眾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釋放,有的說胡宗憲要把她許配給羅龍文,更有甚者,說胡宗憲自己看上了她,想娶她做妾。
雖然傳說有許多種,分配對象也有很多個版本,但有一點都是相同的——她拒絕了。
徐海已經死了,但她仍然可以活下去,想娶她的人依然排隊,她可以繼續嫁人,過錦衣玉食的生活。
然而她拒絕了,她選擇用死來結束自己的一生,以懷念那個先她而去的人。
於是在不久之後的一天,她趁人不備,逃了出來,面對大海,高聲哭訴道:
“明山,我辜負了你啊!”
然後,她投入大海,追隨徐海而去。
在現代很多人看來,這種行為大致是比較缺心眼的,活著不好嗎,幹嘛要去死呢?
誠然,這是一個缺乏邏輯的選擇,正如多年前的那個時候,當海盜徐海來到她的面前,她所做出的那個選擇一樣,毫無邏輯,實在毫無邏輯可言。
從史料價值上來講,這是一段十分不靠譜的記載,換句話說,其真實性是很低的,但我依然使用了這段材料。
因為在這個故事中,我看到了一種不被風頭大勢所左右,不因榮辱富貴而變遷的情感,它才是這兩個毫無邏輯的選擇的真正原因,雖滄海橫流,惟恒然不變。
我知道它是假的,我希望它是真的。
王翠翹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,在此之後,她的這段傳奇經歷被寫成一本名叫《金雲翅傳》的書,在清初極為流行,是當時的第一號暢銷書。但諸位若未看過,那也並不奇怪,因為這本書沒能與時俱進,上世紀四十年代後就沒有再版了,當年我在省圖書館找了兩天,才翻到一本比我大八十多歲的殘本,著實不易。
王翠翹就這樣漸漸消失了,似乎她從未存在過,但許多人並不知道,這位奇女子的名聲已經沖出中國,走向亞洲。在日本和韓國,王翠翹有著廣泛的知名度,而在越南,你要說你不知道王翠翹,人家會笑你沒讀過書,因為在越南的文學史上,這本《金雲翅傳》大致就相當於中國的《紅樓夢》,其能量之大可見一斑。
傳奇一生若此,似海之情永存。
安息,足矣。
據說王翠翹在臨死之前,曾對天大呼,控訴胡宗憲的背信棄義,並發出了最後的詛咒:
“胡梅林(胡宗憲號梅林),你竟敢枉殺歸降之人,天道若存,必定有報!”
所謂“殺降不祥”,所謂“天道若存,必定有報”,根據哲學原理分析,大致應歸入迷信之類,但迷信之所以被稱為迷信,是因為有人信。
當年白起不信,項羽不信,常遇春不信,胡宗憲也不信。
畢竟死於非命,畢竟失去天下,畢竟四十暴亡,畢竟……
人,畢竟是要講點道義的。
但胡宗憲似乎是不應該被指責的,無論如何,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國家,為了百姓,此刻的他顧不上這些,因為還有一個更為可怕的對手在等待著他。
徐海的死,對汪直而言,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,從此以後他的競爭對手又少了一個,但對於胡宗憲而言,卻仍然任重而道遠。
因為汪直實在是太強大了,據統計,除了他的嫡系部隊外,受他控制和影響的倭寇人數多達五萬餘人,而胡宗憲手中能夠調集的全部兵力不過十餘萬人,還要防守直浙兩省,武力解決根本不可能。
但要用計謀除掉他,也是困難重重,汪直已經下海了幾十年,比徐海狡猾得多,更重要的是,胡宗憲逐漸認識到一個殘酷的現實:徐海不過是個打工的,靠個人力量奮鬥,幹掉了就沒事了,但汪直是老板,數十年來,他兼並了幾十股勢力,且已經形成規模化經營,汪老板當老大,群眾都聽他的話,如果殺了汪老板,他手下的諸多頭目們將會失去控制,到時事情會更加麻煩。
所以胡宗憲得出了一個極為悲觀的結論:汪直絕不能死。
汪直不死,倭患如何平息?這是一個胡宗憲無法解決的問題,他陷入了冥思苦想,直到徐渭為他找到那個合適的答案。
“要平定倭亂,並不需要殺掉汪直,”徐渭胸有成竹地說道:“只需誘他上岸,大事必成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